在长期发展中,微博已嵌入中国社会脉络,成为了最大、最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和“舆论场”。
根据微博2021年三季度财报,截至2021年9月底,微博月活用户达到5.73亿,日活跃用户达到2.48亿。微博的社交机制,天然将如此庞大的用户群通过兴趣标签进行了细分。
“微博各领域的流量都很大,各个细分领域,不论大小,都能找到创作者和内容消费者。”如@尹天CLANG 所说,一端是庞大用户群的垂直领域内容需求,一端是垂直领域深度内容供应者,在供需匹配间,微博形成了多元的生态和互动,也有了更高的商业价值。
因此,微博用户中,存在着广泛的兴趣圈层,这些兴趣圈层涵盖了从美妆个护、食品饮料、到3C数码、游戏、鞋服等多个领域。截至2021年9月,微博拥有名人、媒体、时尚、美妆、金融和游戏等40多个垂直领域内容。与此同时,月活跃内容创作者有4190万,头部内容创作者达230万。
信息流方面,微博加强对社交内容及热点内容的挖掘和分发,在产品功能上重点加强博主内容的粉丝触达,以及用户的关系构建。这种博主与粉丝间的深度连接和再创造,让微博在深度价值内容的输出上一直生机盎然。
作为一个熟人社交、陌生人社交都能玩转的平台,微博在公域和私域间做到了最好的平衡与兼顾。
纵观近几年各种品牌的营销动作,我们发现,微博已经成为品牌营销的必选平台之一,作为广场式社交媒体,微博是流量池,更是讨论场。伴随电商平台步入不同成长阶段,无论是种草、卖货还是占领心智类型的品牌,都能在微博找到合适的玩法,而且能找到比较全面的资源配合。
微博不仅能通过舆论场让内容裂变,也能通过话题页、种草页面等让内容得以聚合,两者相辅相成也能引发灵活多变的营销方式,帮助品牌沉淀社交资产,指引品牌找对人、选对品等,有效促进销售转化。